目前,太陽能電池采集效率低是普遍存在的問題,學術界很多研究學者針對這一問題提出多種備選方案。 如耶魯大學研究團隊利用“硅藻”這種材料及其捕光能力來提升有機太陽能電池的轉換效率;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研究團隊則采用培育出的細菌作為高效轉換光能的材料;而加州理工學院的工程師則是利用納米光子操作技術和熱電技術開發(fā)出了一種光探測器,以此提升太陽能采集的效率。近日,針對這一問題,上海交通大學太陽能研究所沈文忠教授及其團隊也借助納米技術給出了自己的研究解決方案。 研究團隊指出:由于地球的自轉和公轉,太陽光對太陽電池器件的入射角在不同季節(jié)和一天的不同時刻都是不一樣的,一般隨著入射角的增大,反射光損失會越嚴重。 所以基于這一思考,研究團隊表示通過解決角度問題,可以提高太陽電池器件捕獲的光子數(shù)量,從而有效的提升太陽能電池的發(fā)電量。
同時,研究團隊還指出,雖然目前可以采用追光系統(tǒng)解決這一問題,但是采用該系統(tǒng)需要付出高昂的成本。故而成本因素也是需要考慮的。面臨上述兩項挑戰(zhàn),研究團隊利用全溶液法在太陽能電池表面制備出硅納米金字塔結構陣列,以此大大削弱太陽能電池減反能力對入射角的依耐性,提高全天候和全年性捕獲太陽光子的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在納米結構材料的選擇上,納米線、納米孔、納米錐都具有優(yōu)越的寬角度減反性能,但這里為什么選擇納米金字塔結構呢? 研究發(fā)現(xiàn),除了納米金字塔結構,其他的納米結構材料都具有較大的比表面積,因此容易引發(fā)嚴重的表面載流子復合損失,從而導電性能會大打折扣,而這種納米金字塔結構材料在擁有優(yōu)越的光學特性的同時具有較低的載流子復合特性。此外,目前也存在納米金字塔絨面制作方法,但是,現(xiàn)有的方法成本高昂且制作方法復雜,不利于在太陽能電池生產線上推廣和使用。 針對這一問題,在納米金字塔材料的制作上,研究團隊采用自己提出的金屬輔助堿刻蝕方法來制備硅納米金字塔絨面。這是一種全溶液制備過程,制作過程簡單而且成本低廉,并且與現(xiàn)有生產線兼容。 據(jù)悉,研究團隊在上海用這種新型太陽能電池進行了實驗。結果表明,在發(fā)電量上,這種電池比傳統(tǒng)太陽能電池最高可增加2.5%。 經過一系列的改善,無論是從技術本身還是生產成本需求,這種納米金字塔絨面電池都是同類電池中優(yōu)選,它可以全方向性保持優(yōu)越電池性能,實現(xiàn)了更高的發(fā)電量。
|